考立佳提分网 | 版权所有| 联系信箱fozairenjian#126.com(使用时#改@) | 管理 本站域名 www.kljtf.com |
有人问我:
什么是“不落因果”?
什么是“不昧因果”?
其实,这个典故来自于禅宗的一则公案。在《无门关》中说到:“百丈禅师每日在讲课的时候,经常会有一个老人来听课,听完后就跟大家一起走了。但是有一天,老人也是听完课后,但却站着不走。大师便问:“站在那边的是什么人啊?”老人回答:“我在五百年前就已经住在这个山了。当时、有个大学问者问我说:‘如果是一个大修行人还会落入因果业报吗?’当时我的回答是‘不落因果(就是说不会落入因果业报)’。结果呢,因为我这样回答,于是堕落变成了野狐身(自古以来,在人们的眼里,狐狸是最会奉承、阿谀、巴结、谄媚、骗人、说谎、伪装的动物。尤其是变成美女的狐狸精,她是最喜欢诱惑男人的。回到主题,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“不落因果”,恰恰陷入了邪见,属于“大妄语”,结果受了“野狐身”之报)。今天我还是想问大师一样的问题。”大师回答:“请说”。老人便问:“如果是一个大修行人还会落入因果业报吗”。大师回答:“不昧因果”。老人听到这样的回答,突然大悟,告辞了大师说:“多谢大师伟大开示,大师这一句话的指点,让我脱离了野狐身。我就住在后山,希望大师可以用祭拜亡僧的礼仪将我火化”。隔天,大师就命令所有的僧众到后山去找这位亡僧。大家都一头雾水,不知道大师到底是要干嘛?最后、大师跟众僧在后山的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。于是、大师斋戒沐浴后,便按照亡僧的礼仪将这只黑毛大狐狸给火化了。
永远不会再落入因果之中,这就是大修行人吗?这不过是平凡人的看法,而不是大修行人的做法。况且、一个大修行人,若是以“不落因果”这样一个心态,这样一个目标来修行的话,这就大错特错了。一个大修行人应该是对因果现象不产生迷昧,虽然身心处在因果现象之中,然却不会被因果现象所迷惑住。甚至、不顾一切的去承担众生的因果业障。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云:“若不以自乐,真实换他苦。非仅不成佛,生死亦无乐”。又或、为了救度众生,永不出生死轮回,永不住涅磐寂静。就连,最恐怖的地狱都敢去。如《入中论》云:“智不住三有,悲不入涅盘”。
有时候,我们看佛经会看不懂,主要是我们不知道文字背后所要指的方向。同样一个字,方向不见得会是一样。举个例子:
香港的香很香。
这里面有三个“香”字。但是,我们都知道这三个字所指的方向和意思。第一个“香”是地名。香港是一个地名。第二个“香”是物品。就是我们供佛的那个香,有沉香、檀香。第三个“香”是味道。就是是烧香之后所闻到的香味。
这三个“香”字,在我们现象界里面都看得到,所以我们可以理解。但很多佛经里面所说的境界,在我们现象界里面,还真的看不到。用我们的肉眼来看,确实是看不到,因此我们会看不懂。都说佛有五眼,所以佛看到的现象界,看到的范围,自然就比我们广阔。众生当然也有这五眼,只是我们因为过去的业力,变得只习惯用肉眼来看所有的现象,而不是用天眼、法眼、慧眼、佛眼来看现象。如果、想要用其它的眼睛,这是要透过修行的。先说什么是五眼。
肉眼:业力所成之眼,可以用来观察现象。但看的范围有限(比如,梦跟回忆这些是肉眼看不到的。能看到梦和回忆的是法眼)。又或、肉眼只能看到前面。然而、旁边、后面都看不到。
天眼:可以观察更多的现象。看的范围更广、更大。是肉眼功能的加强和放大。比如,可以看穿墙壁。没有光线也可以看书。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人现在在干什么。玩QQ的时候,不需要语音视频,就能看到对方的模样,发型、衣饰……等等。
法眼:“法”这个字,是由左边的“水”和右边的“去”所形成的。意思是指水流去的方向。如果观察水流去的方向,一定只有一个方向,究竟是什么方向呢?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,就是全世界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。最后,都流到哪里去呢?都流向大海了。可见,“法”字的甚深内义便是:“不住江河细流,性归真如大海”。世出世间所有的法都有其自然运作的规律和法则。然而,法眼就是能看到这些规律和法则的眼睛。
慧眼:就是能解决问题的眼睛。比如,一个小朋友,他有一颗球滚到池塘里去了。他为了要捡回这颗球,慢慢走入池塘里,不顾危险的想把这颗球捡回来。但是,有可能水太深了,一个不小心他就会被溺死。这时候你看到了,你要怎么做,才可以把球捡起来,同时又不让他溺死。这就是要如何运用慧眼来解决当前的问题。透过法眼的观察,能知道所有众生的问题所在。通过慧眼的运作,可以根据众生根基的不同,为其解决根本问题的所在。犹如,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。便是,解决众生所有问题的方法。故说,能解决问题的眼睛就是慧眼。
佛眼:什么是佛眼?这个我不知道,因为我还没有成佛。
今天,为什么佛经会看不懂?一般就是现象跟境界分不清。毕竟,现象与境界是两回事。现象是我们肉眼现在所能看到的,这些现象我们很清楚,可以理解,可以知道。但是,佛经上面所指的诸佛菩萨的境界,并不是我们的境界。这是,我们目前现象所看不到的。所以,有时候佛经会看不懂就是这个原因。看不懂不代表就不存在。因为,境界是可以通过修行去印证的。诸佛菩萨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啊!
那么,什么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呢?在此摘录一段经文仅供参考:
《首楞严三昧经》云:“尔时佛告坚意菩萨。首楞严三昧。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。唯有住在十地菩萨。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。何等是首楞严三昧。谓修治心犹如虚空(一)。观察现在众生诸心(二)。分别众生诸根利钝(三)。决定了知众生因果(四)。于诸业中知无业报(五)。入种种乐欲入已不忘(六)。现知无量种种诸性(七)。常能游戏华音三昧。能示众生金刚心三昧。一切禅定自在随意(八)。普观一切所至诸道(九)。于宿命智得无所碍(十)。天眼无障(十一)。得漏尽智非时不证(十二)。于色无色得等入智(十三)。于一切色示现游戏(十四)。知诸音声犹如响相(十五)。顺入念慧(十六)。能以善言悦可众生(十七)。随应说法(十八)。知时非时(十九)。能转诸根(二十)。说法不虚(二十一)。顺入真际(二十二)。善能摄伏众生之类(二十三)。悉能具足诸波罗蜜(二十四)。威仪进止未曾有异(二十五)。破诸忆想虚妄分别(二十六)。不坏法性尽其边际(二十七)。一时现身住一切佛所(二十八)。能持一切佛所说法(二十九)。普于一切诸世间中自在变身犹如影现(三十)。善说诸乘度脱众生常能护持三宝不绝(三十一)。发大庄严尽未来际而心未曾有疲惓想(三十二)。普于一切诸所生处常能现身随时不绝(三十三)。于诸生处示有所作(三十四)。善能成就一切众生(三十五)。善能识知一切众生(三十六)。一切二乘不能测量(三十七)。善能具知诸音声分(三十八)。能使一切诸法炽盛(三十九)。能使一劫作阿僧祇劫(四十)。阿僧祇劫使作一劫(四十一)。能使一国入阿僧祇国(四十二)。阿僧祇国使入一国(四十三)。无量佛国入一毛孔(四十四)。一切众生示入一身(四十五)。了诸佛土同如虚空(四十六)。身能遍至无余佛土(四十七)。使一切身入于法性皆使无身(四十八)。一切法性通达无相(四十九)。善能了知一切方便(五十)。一音所说悉能通达一切法性(五十一)。演说一句能至无量阿僧祇劫(五十二)。善观一切法门差别(五十三)。知善同异略广说法(五十四)。善知出过一切魔道(五十五)。放大方便智慧光明(五十六)。身口意业智慧为首(五十七)。无行神通常现在前(五十八)。以四无碍智能令一切众生欢喜(五十九)。现神通力通一切法性(六十)。能以摄法普摄众生(六十一)。解诸世间众生语言(六十二)。于如幻法无有所疑(六十三)。一切生处遍能自在(六十四)。所须之物随意无乏(六十五)。自在示现一切众生(六十六)。于善恶者皆同福田(六十七)。得入一切菩萨密法(六十八)。常放光照无余世界(六十九)。其智深远无能测者(七十)。其心犹如地水火风(七十一)。善于诸法章句言辞而转法lun(七十二)。于如来地无所障碍(七十三)。自然而得无生法忍(七十四)。得如实心诸烦恼垢所不能污(七十五)。使一切水入一毛孔不娆水性(七十六)。修集无量福德善根(七十七)。善知一切方便回向(七十八)。善能变化遍行一切诸菩萨行(七十九)。佛一切法心得安隐(八十)。已得舍离宿业本身(八十一)。能入诸佛秘密法藏(八十二)。示现自恣游戏诸欲(八十三)。闻无量法具足能持(八十四)。求一切法心无厌足(八十五)。顺诸世法而不染污(八十六)。于无量劫为人说法皆令谓如从旦至食(八十七)。示现种种癃残跛蹇聋盲瘖痖以化众生(八十八)。百千密迹金刚力士常随护侍(八十九)。自然能观知诸佛道(九十)。能于一念示受无量无数劫寿(九十一)。现行一切二乘仪法而内不舍诸菩萨行(九十二)。其心善寂空无有相(九十三)。于众伎乐现自娱乐而内不舍念佛三昧(九十四)。若见若闻及触共住皆能成就无量众生(九十五)。能于念念示成佛道随本所化令得解脱(九十六)。示现入胎初生(九十七)。出家成就佛道(九十八)。转于法lun(九十九)。入大灭度而不永灭(一百)。坚意。首楞严三昧如是无量悉能示佛一切神力。无量众生皆得饶益。坚意。首楞严三昧。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。一切禅定解脱三昧。神通如意无碍智慧。皆摄在首楞严中。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。如是菩萨所有禅定。皆在首楞严三昧”。
以上一百句,
是十地菩萨以上的境界,
证得首楞严三昧的境界。
即便是在修行过程中,
出了某些境界,
出了某些神通。
也不要去,
执着这个境界,
执着这个神通。
千万不要忘却菩提心,
以及救度众生的悲愿。
愿身化明月,
光照娑婆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