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修行存在的几个误区探讨
一.用现代科学理解佛、道、神法理 由于我们从启蒙开始就在接受数、理、化知识教育,因而形成思维定式,遇到事情好用现代科学去衡量。有许多修行人对现代科学的本质认识不清,被其假象所迷惑,对佛法也用现代科学去理解,其实二者相差很大。从本质上讲,现代科学具有唯物质性、唯技术性、唯实验性、唯逻辑性,是否定物质以外的东西的存在的,否定神的存在的。从方法上讲,目前的西方现代科学并不发达,发展水平还很低,与佛、道、神法理相比相差太远了。许多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,最后都惊叹佛法的博大精深,更何况我们所了解的那点科学知识呢?
二.重视形体修炼,忽略心灵的升华 修行首先要修心,只有心灵的不断升华,修行的境界才能不断提高。要想修成觉者,只有思想和行为达到觉者的境界,我们才能成为觉者。有的人认为修炼开悟后自然就达到觉者的境界了,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。试想,我们没有达到能够开悟的境界,怎么还能开悟呢?当然在开悟前,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开悟后的境界,但我们却要达到能够开悟的境界才能开悟。 要想达到这一境界,我们除了重视形体修炼外,更要重视心灵的升华。只有心灵升华上去了,我们的行为才能更加高尚,我们的形体修炼才能更加积极和有效。人们常说的“佛在我心”、“心有灵台”,就是此意。修行是用慈悲(大爱)之心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,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形体修炼。
三.忽视名、利、情对修行的干扰 修行人心灵的升华,首先要修去自己的私心。人对名、利的追求,是人的私心勿庸多言,其实情更是人的私心。人的喜、怒、哀、乐左右人的情绪,人为自己的喜、怒、哀、乐去奋斗,去作为,一切都为自己着想,这怎么产生出大爱、慈悲之心呢?怎么能达到觉悟的境界?觉者的行为是为自己吗? 当然,在宇宙中,只要有个体存在,就会有差异,就存在着一定的为私行为,但觉者的“私心”与常人的私心绝不可同日而语。他们的一切行为,对于常人来说,都是充满了大爱,他们绝不会有只为自己的小私。作为在人世间修行的人,酒、色、财、气、名、利、情,每一个字都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大山,尤其是情。我们要修出大爱,修出慈悲,修出大我,绝不能让“小我”挡住修行的路。
四.片面强调素食 有些人一谈到修行,马上就联想到素食,好象素食成了修行的必要条件,甚至是充分条件了。如果是这样,那我们还要悟那么多法理干什么?那么草原民族怎么修行? 首先我们承认提倡素食是件好事,它有利于身体健康,也涉及避免杀生的问题。但是佛法是圆融的,任何事情都不能走向极端,否则就是错的。人类社会存在吃肉的问题,那是社会的正常现象。修行人要修慈悲心,看众生都苦,不能杀生,这是应该的。戒荤食素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,不能偏执,要修到无漏的程度,那才是最高境界。其实修行就是修心,外在形式并不重要。
五.把佛、道、神法理当作学问去研究 修行是一种既需要我们学习佛法,亦需要我们用佛法指导实际行动的一种超常行为。只有不断修心、修行、勤悟,才能不断提升,也才能不断悟到新的法理。如果把学习佛法当作学问那样去研究,那永远得到的都是皮毛。真正的佛法不仅靠我们去学习,而更需要的是靠无数佛、道、神去开启我们的智慧,让我们无意间理解了更高的法理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升华心灵,纯净行为,达到佛法对我们在那一层次的要求。我们知道,任何法理只要用人的语言、文字表达出来,立刻就发生变化,就变得不准确了。也就是觉者说的任何事物只要一落痕迹,就会发生谬误。我们用学知识的方法去从经文的字里行间寻找法理,怎么可能真正领悟佛法呢?
六.热衷于与修行关系不密切的事情 比如热衷于行善做好事积功德,热衷于传法讲学、拜师收徒、筹资建庙、著书立说等等。这些都是有为的行为,还不能算做真正的修行,只能积攒功德,不能提高修行的境界。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,望各位指正。 |